普邮网

 找回密码
 成为网站会员
查看: 2118|回复: 3

转贴:百年侨批史 重现荧屏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 "
    2017-12-14 12:22
  • 签到天数: 740 天

    [LV.9]黄金普邮迷

    发表于 2008-1-19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立即(登录 / 注册)普邮网,您将有机会与普邮网网友有更多互动交流,大家都会因此而获益!欢迎加入普邮网邮友大家庭!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成为网站会员

    x
    海峡都市报社   
    本报记者 陈冷冷 林良标 文/图
      ———头家!
      ———这几封批(信)送到南安去,十个大洋你点一点!
      ———好嘞!
      ———速速去,日落之前赶回!
           王顺兴信局沉寂数十年后,昨天又恢复繁忙景象,热热闹闹重新开门营业!生意好得很,掌柜喜上眉梢,算盘打个噼里啪啦响,“批脚”(信局伙计)也跑进跑出送批信……
            再现百年信局旧时岁月的这出纪录片,正是本报联手福建电视台拍摄的《王顺兴百年信局·发现档案》。本报记者洪春锦、拨打海都热线通968111报料的老专家吴宝国,以及本报征集到的幸运读者吴伟新,昨天都穿上了民国初年的马裤、大褂,分别饰演王顺兴信局当年的掌柜、账房先生和伙计。虽然他们都是首次“触电”,可还是把人物演得惟妙惟肖,十分上镜,编导和王家后人都啧啧赞叹:“演得真像!”
            昨天,不仅纪录片拍摄已告尾声,王家后人还献出了几件宝贝,那是三本“阄书”和一本“章约”册子。这些手抄本,都是清末至民国十九年间,王顺兴信局“奇园”主人王为奇和“船楼”主人王为针请人拟订的,它们记录了信局的工作流程、工作人员工作职责等规章制度。 按照这些书册的记载,当年信局的掌柜、账房先生、伙计,月薪大约是150、50个大洋和几十吊钱,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要知道,在当时,一个大洋就能顶一个小家子一个月的伙食。从中,你也能看到王顺兴信局当年的兴盛情况。
            上月29日,本报推出“王顺兴信局的百年苦旅”系列报道后,被国内外多家媒体转载,泉州这座创立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侨批局遗址的命运,也成了各界关注的焦点。在本报推动下,泉州人大代表,还向1月初召开的泉州两会提交了有关保护王顺兴信局遗址的建议。
      福建电视台《王顺兴百年信局·发现档案》的播出时间,本报将择日预告,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主演的信局掌柜


    三位主演和本报记者陈冷冷(右一)



    掌柜和批脚


    重现百年史·总动员

    信局传人  搬出老古董
            百年王顺兴信局,当年的办公场所是怎么样的呢?摄制组把拍摄地锁定在船楼长房楼一楼,房子还是旧时的模样,容易让演员找到当年的感觉。
            当年信局掌柜办公桌是古董太师桌,上面文房四宝一应俱全,放上水烟袋、账本,掌柜的行头可都齐全了;红木花几、四宝柜、木质文件夹、老式座钟等一摆上,当年的办公氛围立马就有了;另外,泉州华侨历史学会、泉州学研究所学术委员陈如榕,还把家里珍藏的清末举人的墨宝拿来布景,而王为针的孙子王侯俊,还找出他爷爷六十大寿时拍摄的全家福挂背景墙上,瞧,摄影师打上效果灯,那个历史味道,把人一下子拉到了数十年前。
      这“戏台子”一搭,船楼内外可是热闹起来了,不少邻居都兴致勃勃地跑来围观。

    专家智囊  兼职“拍摄顾问”
            “是演员使这些静止的信局遗物动了起来!”福建电视台《发现档案》记者陈华蕾对于昨天的拍摄很惊喜,她说,昨天联系了一堆人、跑了好几条街,为演员找服装的辛苦一下子都散了。
            按照陈导的拍摄计划,纪录片将通过情景模拟、王家后代主持讲解的镜头,一起来为观众重现百年王顺兴。于是,掌柜办公、信局员工上下班、员工齐心协力防抢、防盗……王顺兴信局的当年盛景都将一一揭开。
            当然,拍摄工作也少不了老专家们的指点。您看,当“批脚”给掌柜送来银元时,专家顾问苏建初可着急了:“错了错了,当年王顺兴主要是为海外华侨分派银信给当地侨眷的,钱应该是由掌柜的分派给伙计去派送,怎么会是由伙计从外面收回来给掌柜呢,重来重来……”

    重现百年史·聚焦明星

    惊艳上场 三个男人一台戏
    本报记者饰演信局掌柜(当年月薪150大洋)
    饰演者:本报记者 洪春锦
            梳得油光可鉴的大背头,八字胡,戴上古董金丝圆框眼镜,黑色缎面袄衣刚好合身,本报记者洪春锦摇身一变,酷似当年的信局掌柜。
            一脸书生气的春锦,让这当年的信局掌柜,显得满腹经纶,十分传神。你瞧,他使唤伙计、分派工作、秀书法、批文书,拿起厘秤称银元……表演竟是信手拈来,十分老到,很有明星潜质哦!穿上“船楼”主人王为针当年的缎袄,春锦笑说,他一下子就进入了角色。
            瞧,电视台的记者问他:“请问,作为信局掌柜,你有什么话要和乡亲们说吗?”呵呵,他竟脱口而出:“我想,我们王顺兴,一定能给大家提供最好的服务,我们信局的生意一定会蒸蒸日上!”
            之所以能如此投入,缘于春锦对王顺兴信局历史也是非常了解了,毕竟,最近几个有关信局的版面,都是他操刀。

    一个报料引来账房先生(当年月薪50大洋)
    饰演者:吴宝国,省邮协理事、泉州市职工集邮研究会会长,最早给本报报料信局情况的老专家之一
            棕色缎衣,大框眼镜,浑身散发着历史感的吴老正襟危坐,一手扶案,一手执起毛笔,神情相当儒雅。吴老堪称偶像派和演技派的完美结合,还写得一手好书法。
            镜头底下,吴老神情专注,不慌不忙,不一会儿就为王宫村里的侨眷写好了回批,您看,“小吕宋”、“王顺兴信局”,几行漂亮行书跃然纸上。
            吴老对闽南侨批史颇有研究,因此对账房先生角色分析也很专业:“当时的账房先生主要有两项工作,一方面,要登记信局账目以及负责信局其他案头工作;另一方面,由于当时许多当地侨眷没有文化,账房先生还要帮忙他们写回批,所以账房先生应该比较有文化,书法当然也要好。”
      “我从小就喜欢参加文艺演出,学校里演过不少戏,所以不紧张。”面对在场工作人员的赞叹,吴老也很开心,“真没想到,一个报料,竟让我平生第一次成了电视演员!”

    “王顺兴”迷成了信局批脚(月薪数十吊钱)
    饰演者:吴伟新,晋江人,特爱收藏,家里有不少关于王顺兴信局的侨批封
            一听掌柜摇铃,小吴就一路小跑过来,听完吩咐,他背上褡裢,就马不停蹄地赶到南安分派银信……浓密的胡须,憨厚的表情,穿上素朴的米色马褂,小吴一转眼工夫,就成了信局伙计。
            以前,华侨的信件叫“侨批”,信局送信不靠车而靠脚力,因此分派银信的伙计也被形象地称为“批脚”。王顺兴信局当年生意兴隆,可少不了这些吃苦耐劳的伙计。
            作为新手,小吴对于角色把握还是考虑得很到位:“当年的伙计家境应该一般,找份工作不容易,所以一定很珍惜工作机会,应该是很朴实勤快的,对于掌柜应该是毕恭毕敬,甚至有点唯唯诺诺。”
            小吴是个收藏爱好者,对侨批史也下工夫研究过,他这次还为摄制组带来了10个民国初期的银元,还有掌柜用的道具———“金丝眼镜”。他还真是个合格的伙计,拿起银元熟练地一吹,再把银元靠近耳朵,那银元的“嗡嗡”回声,让电视台的记者连连叫绝。
  • TA的每日心情
    "---------------------------------------------------------------"
    2017-10-29 09:42
  • 签到天数: 1509 天

    [LV.Master]钻石普邮迷

    发表于 2008-1-19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侨批文化
    【网站提示】未登录状态不显示发帖(回帖者)签名,未设置签名的朋友请设置签名替换默认广告!【点这里设置签名

    普邮网 https://www.puu.cn/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19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宝国做明星了,恭喜吖。
    【网站提示】未登录状态不显示发帖(回帖者)签名,未设置签名的朋友请设置签名替换默认广告!【点这里设置签名

    普邮网 https://www.puu.cn/

  • TA的每日心情
    "后付款过来"
    2014-5-7 21:30
  • 签到天数: 1 天

    [LV.1]普邮网过客

    发表于 2008-1-19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太好了!有了这一传媒报道,王顺兴信局作为文物保护应该是个好的开端。
    【网站提示】未登录状态不显示发帖(回帖者)签名,未设置签名的朋友请设置签名替换默认广告!【点这里设置签名

    普邮网 https://www.puu.c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网站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普邮网微信版 大龙邮趣 Tom Chiu's红印花网站镜像 中华集邮网 赵涌在线
    普邮网相关微信账号欢迎扫码关注

    联系我们|电子邮件|普邮网 ( 鄂ICP备17011123号-4 )

    GMT+8, 2024-6-16 06: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