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邮网

 找回密码
 成为网站会员
楼主: 江湖

问题请教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
    2017-10-29 09:42
  • 签到天数: 1509 天

    [LV.Master]钻石普邮迷

    发表于 2009-5-26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南亚诸国在未独立之前,也受到殖民主义者的侵略和掠夺。据知,墨西哥银元(鹰银)在这些国家里也是通行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5-26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早期通用银元的年头,都要验明各类银元的成色后才决定折价率的!
    【网站提示】未登录状态不显示发帖(回帖者)签名,未设置签名的朋友请设置签名替换默认广告!【点这里设置签名

    普邮网 https://www.puu.cn/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5-26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福州有一段时期市面上使用的则是地方本位币--台伏票。

    有关台伏票的介绍,这里引一段“百度-百科”的略述:
    ------------------------------------------------------------------------------------------------------------------------
    台伏票


      清朝光绪三十年(1904年),福州市场银元紧缺,主要是由钱庄发行的“台伏票”代替银元使用。


      “台伏票”名称的来历:相传“台”是福州南台地名的简称;“伏”和“佛”同音,指当时外国流入的佛头银元。“台伏票”为直式大票,是福州地区的银元票。“台伏票”的面额有一元、二元、三元、五元、十元、二十元、五十元、一百元、二百元、一千元10种。其比价原定和银元同值,“台伏票”1元折合库平银7.2钱,折合“台捧”为7钱。福州钱业公会为合理平衡各钱庄发行的“台伏票”,规定一种“行坪制度”,每天分路进行“台伏票”行坪互兑1次(类似票据交换),核算其长短,以现洋结算,如无现洋,须贴番水(贴息)。


      “ 台伏票”和“台捧票”同是虚银本位,没有实币,仅是一种以票换票、不能兑现的票币。“台伏票”的发行原是为解决市场银元短缺,后在福州钱业的操纵下,一度排斥了市场上各种票币,流通范围扩大到邻近各县及乡镇,在一定时间内,对发展地方经济、繁荣市场起过一定作用;到民国16年(1927年),钱业任意抬高“台伏票”价格,抑低银元比价,从中牟取厚利。银元1元原值“台伏票”1.06元,后被抑低为0.81元,差价越来越大,商民深受其害。次年,省政府勒令废止“台伏票”。从光绪三十年(1904年)至民国17年,“台伏票”在福州流通使用历时25年之久。
    ------------------------------------------------------------------------------------------------------------------------

    这里只是福州一地的情形,参考一下。

    其它地方的情况则请各地方家亲自来介绍吧!
    【网站提示】未登录状态不显示发帖(回帖者)签名,未设置签名的朋友请设置签名替换默认广告!【点这里设置签名

    普邮网 https://www.puu.cn/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5-26 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曾兄、许兄!早期荷兰马剑、西班牙双柱及后来的墨西哥鹰洋先后充当世界货币的功能。英国站洋、日本龙洋、法国坐洋、美国拿花也都是世界的强势币种,它们都先后流通于我国部分地区。但是各西方列强为争夺世界货币硬通货的地位,也都极力抢占市场,在各自的殖民地其殖民宗主国或者在殖民统治者在殖民地所铸造的货币肯定要在流通中占一定的优势,它们通过贸易,或者一部分由侨批局直接寄回国内,这也是至今存留在闽南的海外“番银”品种丰富多彩的原因之一。

    附一篇在《中国收藏——钱币》杂志上发表过的文章
    【网站提示】未登录状态不显示发帖(回帖者)签名,未设置签名的朋友请设置签名替换默认广告!【点这里设置签名

    普邮网 https://www.puu.cn/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5-26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江湖 于 2009-5-26 20:36 编辑

    漳州历史上的番银

        漳州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对外交往历史悠久。早在唐朝,漳州一带就有人到海外谋生,宋元之后,侨居海外的漳州人逐渐增加。明隆武年间,海澄月港兴起,随着海外贸易的发展,外国银元开始输入漳州。清初为防止郑成功从台湾进攻,曾实行沿海迁界政策,海外贸易中断,月港逐渐衰退。乾隆以后,海禁松弛,漳州的海外贸易又有所发展。鸦片战争后,厦门成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到南洋经商、谋生的漳州人日益增多。由于贸易往来以及华侨出入频繁,海外“番银”大量流入漳州并在民间广为流通。如今,漳州地区遗存的许多“番银”实物,成为这段历史的见证。
        漳州缘何番银多
        据《漳州市金融志》记载:“漳州使用银元始于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时葡萄牙人携带银元到海澄浯屿交易。”明隆庆元年(1567年)开放海禁,漳州的瓷器、纺织品、农用工具、工艺品等通过月港源源不断地输出海外,并换回了大量的银元。      
    据《漳州对外经济贸易简史》统计,万历年间(1571-1619年)经吕宋(即菲律宾,属当时的西班牙殖民地)流入漳州的银元,每年有30万比索,最高年份达50万比索。明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载“西班牙钱用银铸造,字用番文,九六成色,漳人今多用之。”
    从16世纪到20世纪初,大量的外国银元源源不断地流入漳州及周边闽南一带。据笔者调查,流通于漳州的“番银”,国别多达30多个国家及地区,版别有几百种,主要有西班牙、荷兰、墨西哥、日本、英国、美国、法属印度支那、英属海峡殖民地等货币。
    漳州流通的“番银”,其时间跨度之长、数量之大、国别之众、版别之多在国内其它地方甚为少见,这是漳州在历史上曾经具有的社会经济地位所决定的,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经济特色,可谓独树一帜。
        流入漳州的各国番银
        《漳州市金融志》所载的明正德年间葡萄牙人携入的银元是什么样的货币?目前尚末有实物发现。根据漳州现有的发现及遗存,流入时间最早的“番银”是西班牙的“块币”(图1),“块币”采用手工打制,其形状大小并不规范,类似闽南一带固定锄头的锲子,因此百姓将它形象地称为“锄头锲仔银”、“锄头钱”等。
        “块币”始铸于1535年,该币正面图案为十字架,十字对角铸有狮子和城堡,背面是早期西班牙国徽。由于“块币”具有重量基本统一,可以按枚计算的特点,因此,流入漳州后,百姓乐于使用。1732年西班牙采用新型造币设备铸造“双柱双地球银币”(图2),民间根据其币面的地球图案称其为“地球币”、“地球仔”等,“地球币”制作精美,形状、成色和重量更趋规范。 1772年停铸“地球币”后,改版铸造币面图案为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三世、四世和菲迪南七世的“头像币”(图3),三种国王头像币民间俗称为“佛银”、“佛头银”、“鬼仔脸”。上述西班牙银币主要在盛产白银的美洲殖民地国家墨西哥、秘鲁、玻利维亚等地铸造。
    1821年墨西哥脱离西班牙独立后,西班牙国王“头像币”停止铸造,1824年墨西哥开铸“鹰洋”,该币正面为仙人掌与衔蛇的老鹰,这种图案一直作为墨西哥国徽至今,背面是光芒四射的自由帽(图4)。“鹰洋”在1854年后大量输入我国,并成为各大中城市的标准货币,据清宣统二年(1910年)度支部统计,流通中的“鹰洋”数量占外国银元的1/3,漳州地区也通用这种银元。
        早期流入漳州的“番银”,较为知名的还有荷兰的“马剑”银币。此币铸于1659年至1798年,正面图案为手持宝剑,全副盔甲的骑士,背面为狮子像及铸造年份(图5)。“马剑”币重32克,合中国库平8.67钱。由于“马剑”币成色好,重量足,因此,该币大多被民间用于储存或者溶化改铸,存世较少。
        上述银元作为当时世界贸易的主要结算币,在明清时期,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源源不断地流入我国东南沿海,通过交易后,又把丝绸、瓷器、香料等商品运往东南亚及美洲等地。这条海上贸易航线,被称为“中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网站提示】未登录状态不显示发帖(回帖者)签名,未设置签名的朋友请设置签名替换默认广告!【点这里设置签名

    普邮网 https://www.puu.cn/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5-26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江湖 于 2009-5-26 20:38 编辑

    漳州与番银的历史渊源
        由于我国的商品在海外深受欢迎,而当时闽南地区的百姓对海外的货物需求还较少,使得这种海上贸易几乎是单方面的货物输出和银币输入。漳州是我国较早流入并使用这类“番银”的地区,“番银”在漳州的流通时间长达数百年,而且几乎成为漳州一带的本位币。
    “番银”在漳州的流通,对漳州的社会和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清中叶至民国初期,漳州官方以及民间交易、纳税、商业记账等的经济活动,多以“番银”作为结算币,从当时的银票、地契以及文书中货币名称多使用“佛银”、“佛头银”名称即可得到印证(图6)。 “番银”的铸样式以及成色、重量,也影响到“漳州军饷”等我国早期地方银元的铸造。
        鸦片战争后,我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伴随着清王朝的衰落,制作精巧的外国机铸币作为贸易用银,大量输入币制落后的旧中国,并由沿海逐渐深入到内地。这段时期日本“龙洋” (图7)、英国“站洋”、印度支那“坐洋”等银元相继流入漳州市场。这些银元主要用于同我国进行贸易,在漳州地区的流通量也较大。这些带有扩张性质的贸易银,由于铸造精美、重量、成色划一,有的还中西结合,在币面铸上中文标记,以便百姓识别。因此,漳州的流通市场几乎完全由这类机铸币所占据。
        “番银”除了用于交易等的经济活动外,也融入了百姓的生活习俗之中,漳州民间历来有崇尚藏金藏银的习俗,由于银元本身具有的保值功能,币面上又大多铸有帝王头像,百姓认为可以镇灾驱邪,因此也纷纷将这些银币赋予各种民俗功用。漳州民间风俗有嫁娶要用银元“压箱底”,有的用银元“滚床”或焊成“八卦”、“七连贯”(图8)等用于驱邪、祈福,还有用银元煮水给小孩喝,用来“压惊”。“番银”还被改做成头饰、钮扣等,此外,银元也常常被用于殉葬和窖藏。
         外国银元的渗透,造成国内白银大量外流。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清政府批准在广东省开铸国产“龙银”,用于抵制外国银元,接着各省纷纷仿制。国产“龙银”每元库平七钱二,成色和重量与外国银元相近,但漳州地区流通使用的仍以“番银”为主。民国期间“袁大头”、“开国纪念币”、“船洋”等国产银元通行于漳州,漳州市面的外国银元逐渐减少。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政策,禁止银元流通,但由于时局动荡,漳州部分地区仍继续使用银元,新中国成立后,人民银行公布收兑民间的银元,外国银元与国产银元一起退出漳州的流通领域。
         货币是历史兴衰更替的重要佐证,从历代货币上可以找寻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脉络。透过漳州的“番银”,我们可以从中领悟到一条历史经验,即明代漳州月港的繁荣与当时的开放是分不开的,而清末的闭关锁国也必然引来落后挨打的后果。遗存于漳州的“番银”,记录了漳州与海外进行贸易往来以及人员交往的历史,对研究古代海丝文化及明末至民国时期漳州地区的经济、金融、文化、民俗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网站提示】未登录状态不显示发帖(回帖者)签名,未设置签名的朋友请设置签名替换默认广告!【点这里设置签名

    普邮网 https://www.puu.cn/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5-27 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漳州与番银的历史渊源
        由于我国的商品在海外深受欢迎,而当时闽南地区的百姓对海外的货物需求还较少,使得这种海上贸易几乎是单方面的货物输出和银币输入。漳州是我国较早流入并使用这类“番银”的地区,“番银 ...
    江湖 发表于 2009-5-26 20:35

    研究侨批,离不开货币史的知识,否则就只不过是集邮式研究,那样会失却很多的...
    【网站提示】未登录状态不显示发帖(回帖者)签名,未设置签名的朋友请设置签名替换默认广告!【点这里设置签名

    普邮网 https://www.puu.cn/

  • TA的每日心情
    "---------------------------------------------------------------"
    2017-10-29 09:42
  • 签到天数: 1509 天

    [LV.Master]钻石普邮迷

    发表于 2009-5-27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据我所知,在侨批研究过程中,正是集邮领域最先结合对货币史进行研究的。
    【网站提示】未登录状态不显示发帖(回帖者)签名,未设置签名的朋友请设置签名替换默认广告!【点这里设置签名

    普邮网 https://www.puu.cn/

  • TA的每日心情
    "---------------------------------------------------------------"
    2017-10-29 09:42
  • 签到天数: 1509 天

    [LV.Master]钻石普邮迷

    发表于 2009-5-27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最早对侨批进行研究的是集邮领域,最早提出对侨批进行综合研究的也是集邮领域。
    【网站提示】未登录状态不显示发帖(回帖者)签名,未设置签名的朋友请设置签名替换默认广告!【点这里设置签名

    普邮网 https://www.puu.cn/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5-27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网站提示】未登录状态不显示发帖(回帖者)签名,未设置签名的朋友请设置签名替换默认广告!【点这里设置签名

    普邮网 https://www.puu.c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网站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普邮网微信版 大龙邮趣 Tom Chiu's红印花网站镜像 中华集邮网 赵涌在线
    普邮网相关微信账号欢迎扫码关注

    联系我们|电子邮件|普邮网 ( 鄂ICP备17011123号-4 )

    GMT+8, 2024-6-4 04: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