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邮网

 找回密码
 成为网站会员
查看: 236|回复: 0

[国内新邮] 2018-3《中国剪纸(一)》特种邮票详细介绍(图)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大家好!!!!!!!"
    2024-6-1 17:29
  • 签到天数: 2461 天

    [LV.Master]钻石普邮迷

    发表于 2018-1-11 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立即(登录 / 注册)普邮网,您将有机会与普邮网网友有更多互动交流,大家都会因此而获益!欢迎加入普邮网邮友大家庭!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成为网站会员

    x
    640.webp.jpg

    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
    从一些考古遗存发现,剪纸至迟出现在南北朝时期,现存我国最早的剪纸作品是在新疆的北朝遗址中出土的运用折叠方法创作的剪纸作品。南北朝《木兰辞》中就有“对镜贴花黄”的诗句。隋唐以后,剪纸艺术日趋繁荣。唐代还出现了专门描述剪纸的诗句。《采胜》诗写道:“剪采赠相亲,银钗缀凤真。叶逐金刀出,花随玉指新。”描绘了唐代佳人剪纸的优美动作和剪出的花鸟草虫的美丽效果。到了宋朝,开始出现了剪纸行业和剪纸名家。明清时代是剪纸的高峰期。
      在中国,由于剪纸题材广泛,品种繁多,内涵丰富,而且材料易得,操作简单,既饶富情趣又具有实用性和装饰性,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深受人民大众的喜爱。每逢过节或新婚喜庆,人们便将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家中窗户、墙壁、门和灯笼上,节日的气氛也因此被烘托得更加热烈。
    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28日至10月2日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上,中国申报的中国剪纸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剪纸作品分为单色、彩色和立体三大类。单色剪纸是剪纸中最基本的形式,由红、绿、褐、黑、金色等各种颜色纸剪成,主要用于窗花装饰和刺绣的底样,折叠剪纸、剪影、撕纸等都是单色剪纸的表现形式。彩色剪纸形式和技法多样,有点染、套色、分色、填色、木印、喷绘、勾绘和彩编等。立体剪纸既可是单色,也可是彩色的。它是采用了绘画、剪刻、折叠、黏合等综合手法产生的一种近于雕塑、浮雕的新型剪纸,使剪纸由平面感变为立体化。
      我国从南国边疆到西北大漠,从云贵少数民族的村寨到东海之滨的渔村,几乎每个地区都有剪纸的踪迹,并且形成了不同地方的风格流派,大致可以分为北方和南方两大类型。总体来说,北方剪纸以质朴浑厚见称,南方剪纸则讲究玲珑剔透、清秀雅致。第一组邮票表现了4件典型的北方剪纸作品。
    4-1 河北蔚县•芦花荡
      河北蔚县剪纸源于明代,其制作工艺在中国众多剪纸中独树一帜,这种剪纸不是“剪”,而是“刻”,它是以薄薄的宣纸为原料,拿小巧锐利的雕刀刻制,再点染明快绚丽的色彩而成。整个工艺过程有画、订、浸、刻、染、包六道工序,即所谓“阳刻见刀,阴刻见色,应物造型,随类施彩”而成。
      《芦花荡》选自《三国演义》,周瑜不听劝阻打到荆州城外。不料孔明早已布下天罗地网,把周瑜打得措手不及,兵溃而逃。周瑜兵败至芦花荡欲寻路而出、孔明暗命张飞把守,将周瑜多番戏弄,气得周瑜吐血昏倒。剪纸《芦花荡》中的张飞,左手捋须,右手执矛,一个起腿动作,大大加强了这位武将威猛暴躁的性格。
      原作者:王老赏。王老赏(1890-1951),河北省蔚县南张庄村人,是中国著名的民间艺术师,也是蔚县剪纸世术开宗立派的人物。蔚县剪纸也叫蔚县窗花,相传王老赏从七八岁开始学习点染窗花,十二三岁学习刀刻窗花,到20来岁就学成了。在他从艺的40多年里,先后创作和再创作了近千幅窗花作品,成为当时窗花艺人中首屈一指的人物,艺术水平达到当时的最高峰。他的作品不仅深为本地区民众所喜爱,而县广为流传。他的作品仍以传统保留项目在民间流行着。地域文化是民间艺术生根发芽的基石。
    4-2 内蒙和林格尔•牧羊图
      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地处内蒙古中南部,山西杀虎口外,俗称塞外和西口外。自古以来就是北方游牧民族和中原汉族交汇融合的重要地区。各族人民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和睦相处,产生了歌谣、剪纸、岩画、壁画等民族民间艺术。这里剪纸艺术反映山区生活较多,带有浓郁的牧歌风情。表现上多以阳刻为主,阴刻相辅,显得有纵有放,厚重而洒脱;在一些装饰性较强的剪纸中,表现风格则要比山区显得更为繁丽细密,工整精致,这也许是川区人民生活较为富足的缘故。2003年3月,和林格尔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剪纸)”。2008年和林格尔剪纸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
      《牧羊图》是张花女95岁以后创作的作品,反映了人们自由自在的放牧场景,生动真切,泥土气息浓厚。作品奔放洒脱的表现,可以使我们捕捉到和林格乐剪纸呈现出粗犷豪放、深沉厚重的主体气质,反映了北方人民质朴奔放、热情坦诚的性格。如今,和林格尔县已把张花女《牧羊图》等作品镌刻在主干道两旁的巨石上,红艳艳的大幅剪纸扑面而来,成为该县一道绝佳的风景线。
      原作者:张花女。张花女(1903-2004),从八九岁学习剪纸,1918年出嫁到和林格尔县董家营乡曹老八夭村,在繁重的农耕劳作之余,开始了她的剪纸生涯,直到她去世之日,也不肯放下心爱的剪刀。她的剪纸大多以阴刻为主,物象造型简约夸张,内部装饰简明扼要,也因此显得落落大方,毫无人工雕饰之感,极具传神气质。她的作品客观地记录和反映了我国北方长城地带中原文化游牧文化融合渗透的人文历史作品,被专家学者称为“北方长城地带原生态文化的活化石”。现今,中央美术学院陈列馆永久收藏了张花女老人的事迹和资料,中国美术馆也收藏了她的11幅作品。
    4-3 陕西旬邑•江娃拉马梅香骑
      旬邑地处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位于陕西省中部、咸阳市北部。陕西剪纸造型古拙、风格粗犷、寓意明朗、形式多样,包含着浓郁的泥土气息和鲜明的地域特色。关中剪纸线条粗似针尖,风格别致。
      江娃拉马梅香骑,骑着大马回娘家。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儿都要回娘家让父母看看,给他们拜年团圆。作品刻画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小媳妇“梅香”婚姻生活初期的甜蜜。新郎江娃身穿黑色呢夹袄、蓝士林裤子,拉着小马,新娘梳着当时流行的长辫,扎着最时髦的蝴蝶结骑在马上。江娃用鞭子赶马,不小心打在了“梅香”的脚尖上,梅香喊着“我疼哩”。画面醒目处两只“鹐鸨鸨”在花树上戏耍,路边杨柳吐青,菊花、牡丹齐放,这些陪衬把新郎新娘结婚后的浪漫欢喜烘托到了高峰。
      作者:库淑兰。库淑兰(1920-2004),陕西咸阳市旬邑县张洪镇赤道乡富村人。其作品主要特色以彩纸剪贴成画,色彩主要以红、蓝、黄为主,所剪内容以旬邑民俗生活题材和个人幻想题材为主,表现手法独特,作品内涵深刻,造型犷丽,独树一帜,蜚声海内外。1992年3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被誉为“剪花娘子”。在陕西,剪纸与民歌原为形影不离的姊妹艺术。库淑兰的剪纸创作,也都是这些民歌所给予的灵感。她1982-1990年创作的多幅《江娃拉马梅香骑》就是源于同名民歌:“鹐鸨鸨(方言‘啄木鸟’),鹐树皮,江娃拉马梅香骑,江娃拿的花鞭子,打了梅香脚尖子;梅香‘嗯呀,嗯呀,我疼哩!’‘看把我梅香能成哩!’揭地(耕地)照(看)逼土(安置在犁头上的铁部件,被土摩擦得很光亮),照下我倩倩(心上人)好走手(好看的姿态)!”
    4-4 山西新绛•小别母
      山西剪纸具有北方地区粗扩、雄壮、简练、纯朴的特点。但是,因地域环境、生活习俗、审美观念的不同,各地剪纸又有差异。其中新绛剪纸以单色为主,黑白相间、粗犷奔放、凝重洗练、简洁明快,具有版面黑白之美,雕塑厚重之感,妙趣横生,精而不陋,拙而不笨,耐人寻味。内容丰富多彩,草虫花鸟、 走兽人物、民俗风情、婚丧嫁娶、福禄寿禧,应有尽有,尤以人物见长,戏曲更为突出。2009年新绛剪纸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小别母》是晋剧传统戏《蛟蛸帕》中的一折,宋室赵子云的部下寿州守将石炳,被南唐旧部康祺攻破城池,并将石夫人与幼子石恩掳取,霸作妻、子。13年后石炳收复寿州时,已改名康恩的石恩,不明底细,反助康祺打伤石炳。石夫人悲痛难忍,乃向其子讲明真情,石恩别母上阵认父,杀敌保国。作品将母子依依离别的场景表现得惟妙惟肖。
      作者:苏兰花。苏兰花(1906-1995),山西运城市新绛县泽掌镇北苏村人。她天智聪慧,从小学习“女红”,是拿起剪刀能铰花,捏住针线会绣花,会做彩灯、花馍的巧女子。其作品不仅涉及岁时节令、人生礼仪,还包括神话传说、戏曲故事和现实的生活情景。她的艺术成就主要反映在戏曲故事中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情节、场面和人物动态上,构图简洁、饱满,人物略微夸张,造型简练、概括,生旦净丑、忠奸侠义及神态、性格都通过面部表情刻画出来。《中国民间剪纸传承大师系列丛书:苏兰花剪纸》收编了她近百幅剪纸精品。
    中国邮政定于2018年1月24日发行1套4枚。集邮门户网讯详情如下:
    志号:2018-3  
    图序             图名               面值
      (4-1)T   河北蔚县•芦花荡           1.20元
      (4-2)T   内蒙古和林格尔•牧羊图     1.20元
      (4-3)T   陕西旬邑•江娃拉马梅香骑   1.20元
      (4-4)T   山西新绛•小别母           1.20元
    邮票规格:30×50毫米
    齿孔度数:13.5度
    整张枚数:12枚
    整张规格:150×194毫米  
    版  别:胶印
    防伪方式:防伪纸张
         防伪油墨
         异形齿孔
         荧光喷码
    集邮门户网讯设 计 者:王虎鸣
    一图剪纸原作者:王老赏;资料提供:田永翔
    二图剪纸原作者:张花女;资料提供:段建珺
    三图剪纸原作者:库淑兰
    四图剪纸原作者:苏兰花
    责任编辑:王静
    印 制 厂:河南省邮电印刷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网站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普邮网微信版 大龙邮趣 Tom Chiu's红印花网站镜像 中华集邮网 赵涌在线
    普邮网相关微信账号欢迎扫码关注

    联系我们|电子邮件|普邮网 ( 鄂ICP备17011123号-4 )

    GMT+8, 2024-6-1 17:4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