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邮网

 找回密码
 成为网站会员
查看: 260|回复: 0

[国内新邮] 各地:中国高铁登上邮票 集邮者排长队购买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大家好!!!!!!!"
    2024-5-31 08:28
  • 签到天数: 2460 天

    [LV.Master]钻石普邮迷

    发表于 2017-11-29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立即(登录 / 注册)普邮网,您将有机会与普邮网网友有更多互动交流,大家都会因此而获益!欢迎加入普邮网邮友大家庭!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成为网站会员

    x

    11月25日,在邮政公司门口,众多集邮爱好者排队购买邮票,场面极其壮观。因为当天,中国邮政发行《中国高速铁路发展成就》纪念邮票1套4枚,小型张1枚。图案内容分别为:高速铁路建设、高速动车整备场、高速铁路桥梁、高速铁路客站,小型张内容为“复兴号”动车组。全套邮票面值为10.80元。


    本报11月24日讯(记者 王冠兴)记者今日从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太原市分公司获悉:11月25日,中国邮政发行《中国高铁发展成就》纪念邮票一套4枚,小型张1枚。届时,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太原市分公司、太原铁路局在太原南站联合举办邮票首发式,同时启用“太原南站”临时邮戳,并举办铁路主题集邮展览等活动。

      11月25日至26日在太原南站举办的首发活动中,开设临时邮局,启用“太原南站”临时邮戳和纪念戳供集邮爱好者加盖邮寄。太原市集邮协会组织举办20个标准展框的铁路主题集邮展览。该套邮票第一枚图案为宝兰高铁,第二枚图案为上海虹桥站,第三枚图案为沪昆高铁北盘江特大桥,第四枚图案为高铁车站。小型张图案为复兴号。
      邮票被誉为国家名片,随着信件流传到世界各地,同时又是特殊的文化传播媒介,方寸之间铭刻了历史瞬间,展示了民族文化,反映了科技成就,是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各方面的生动缩影,以邮票为载体的集邮活动,具有传播先进文化、陶冶情操的功能,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武汉晚报11月25日讯(记者张全录 通讯员 李汉梅 万新)今天,《中国高速铁路发展成就》纪念邮票,湖北省首发仪式在中铁大桥局进行。由中铁大桥局建设的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登上此次纪念邮票。

    此次发行的《中国高速铁路发展成就》纪念邮票,1套4枚,另有小型张1枚。图案内容分别为:高速铁路建设、高速动车整备场、高速铁路桥梁、高速铁路客站,小型张内容为“复兴号”动车组。全套邮票面值为10.80元。

    在邮票第三图,记者看到了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和浏阳河墩式钢筋结构型高铁大桥,两座大桥一前一后,采用俯视和仰视两种不同的视角,来表现高铁桥梁的稳固与宏伟,体现出中国高铁雄厚的科学技术基础,反映出我国高铁桥梁工程技术的新高度。

    天兴洲长江大桥是中铁大桥局主持建设,此次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湖北省分公司,特意将首发仪式安排在了中铁大桥局进行,以此向大桥建设者致敬。




    ​新华社北京11月24日电(记者赵文君)中国邮政将于25日发行《中国高速铁路发展成就》纪念邮票1套4枚,小型张1枚。图案内容分别为:高速铁路建设、高速动车整备场、高速铁路桥梁、高速铁路客站,小型张内容为“复兴号”动车组。全套邮票面值为10.80元。

    邮票第一图以在高山峻岭间飞驰的动车组为背景,以高速铁路铺轨、高速铁路隧道、高速综合检测车为前景,展现了中国高铁建设壮观的场景;第二图表现的是能够体现中国高铁列车最先进技术的“复兴号”、“和谐号”动车组列车在整备场整装待发的壮观场面,展示了中国高速动车组列车的独特风采;第三图以武汉天兴洲高铁大桥为主体元素,背景为浏阳河墩式钢筋结构型高铁大桥,两座大桥一前一后,采用俯视和仰视两种不同的视角来表现高铁桥梁的稳固与宏伟,体现出中国高铁雄厚的科学技术基础,反映出我国高铁桥梁工程技术的新高度;第四图以北京南站为主体元素、搭配上海虹桥站侧视图,表现了我国铁路客运站建设的设计和规划能力,展示了我国高速铁路客站建设的辉煌成就。
    邮票小型张以“复兴号”的两种车型为主体元素,以北京与上海两地的建筑剪影为画面背景,表示“复兴号”动车组在两地之间穿梭,缩短城市距离,体现铁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当先行、添光彩的新作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网站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普邮网微信版 大龙邮趣 Tom Chiu's红印花网站镜像 中华集邮网 赵涌在线
    普邮网相关微信账号欢迎扫码关注

    联系我们|电子邮件|普邮网 ( 鄂ICP备17011123号-4 )

    GMT+8, 2024-6-1 14: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