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邮网

 找回密码
 成为网站会员
查看: 1693|回复: 3

转贴:有关第二届侨批文化研讨会的报道(5)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
    2017-10-29 09:42
  • 签到天数: 1509 天

    [LV.Master]钻石普邮迷

    发表于 2007-12-26 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立即(登录 / 注册)普邮网,您将有机会与普邮网网友有更多互动交流,大家都会因此而获益!欢迎加入普邮网邮友大家庭!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成为网站会员

    x
    侨批文化:封封家书见乡情
        □本报记者:陈瑶 第二届侨批文化研讨会日前在潮州东山湖温泉度假村举办。来自潮汕地区和海内外各地的8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侨批与金融”等主题展开研讨。记者在研讨会上了解到,近年来,侨批研究累出喜人成果,既再现了侨胞在海外奋斗的历史生活,也极大弘扬了潮人敬老扶幼、爱乡爱国的传统美德。 近代潮人的“生命线” 早在宋元之交,就有潮人移居海外。明清时期虽有“海禁”限制,但移民仍呈大量上升的趋势。进入近代,民生凋敝,众多潮人被迫背井离乡。他们出洋谋生之后,希望将得来不易的血汗钱托寄回家乡,克尽赡养亲人的义务。在当时金融邮政机构尚未建立或极不完善的情况下,侨批是最好的传递方式。潮汕侨批大约始于19世纪上半叶,直到1979年侨批业务归口中国银行管理,历时1个半世纪。从清代、民国、抗日战争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个时期的侨批均有档案留存,约有10万封。 据与会专家学者介绍,潮汕侨批是近代潮人的经济“生命线”,潮汕地区40至50%的民众,依赖海外家人寄回的批款为生。据统计,1921年以后,每年通过侨批寄回潮汕地区的批款约1亿元,最多超过两亿元。每年汇入的巨额批款不仅弥补了潮汕地区长期外贸出口的逆差,而且养活了潮汕地区大量的人口,作用巨大。当时,潮籍海外侨胞与家乡亲人的情根靠它维系,相互的信息也靠它沟通。 情感教育的优秀教材 汕头市职业技术学院陈友义老师指出,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人们价值观日趋多元化。一些青少年亲情淡漠,生命意识薄弱,情感教育的缺失问题相当凸现,成为当下许多教育家关注的热点问题。潮汕侨批不仅承载着海外侨胞对家乡亲人的赡养之责,更承载着对家乡斩不断的故乡情结,必须发挥潮汕侨批这一教育资料优势,着力加强对青少年的亲情教育,感恩教育。 泰国知名侨批收藏家许茂春先生的想法与陈友义不谋而合。许茂春特地从泰国带来一本他近两三年来精心编辑的新作———《东南亚华人与侨批》。谈起与侨批结缘的历史,他告诉记者,当年他的父亲是从澄海飘洋过海去泰国的。他在泰国出生,从小就看到父母寄钱给家乡的亲人。30年前,他和父亲回国建学校、发电厂,无意中看到了一封爷爷当时的侨批。里面第一句话就是“双亲大人膝下,儿不孝,寄上龙银多少钱”,看了深受感动,希望这种美德能传承下来。在这种信念的支撑下,许茂春一直致力于侨批保护和研究,并于近期结成新作《东南亚华人与侨批》出版。他表示,30年来一直收集侨批,是想把中国人的美德传给后代子孙,让大家知道中国人的美德是忠孝为本。 整理工作长足进展 在研讨会上,一本包装精美的著作引起了记者极大的兴趣。原来,那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何林夏总编辑特地送给研讨会的厚礼——《潮汕侨批集成》第一辑共36册。据悉,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保藏的潮汕侨批档案文献共有10万封,其中3.6万封为侨批原件,还有6万多封刻录在光盘。侨批原件都经过认真整理,已集成册。2005年4月,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合作,将保藏的10万封侨批按照潮汕地区各县、乡镇、村庄以至家庭分拣整理。目前,《潮汕侨批集成》已出版第一辑共36册,并仍在继续整理出版,将于2008年完成。这部124册的鸿篇巨集向海内外展示了潮汕侨批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总编辑何林夏告诉记者,侨批是联系海外潮人和家乡的重要纽带,已形成了一个非常独特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这批历史文化遗产,不仅是一笔精神财富,而且对学术研究也很有价值。希望能尽可能多、尽可能全面地发掘抢救整理和公布这些研究资料。因为只有这些资料公布得越多越全面,才能够引起学术界更高度地对侨批的关注和研究我们潮汕地区的历史文化影响,才能够不断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申报世界记忆遗产 今年5月25日,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正式向省档案部门递交材料,将潮汕侨批申报为世界记忆遗产,目前已由省档案局上报到国家档案局。据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副理事长、侨批文物馆馆长王炜中介绍,潮汕侨批作为一种文献遗产,完全符合申报世界记忆遗产的条件。它是一种原生态、草根的档案文献。潮汕侨批大部分散布在侨眷家,具有明显的民间性。由于民众缺乏一定的知识和文物保护意识,潮汕侨批遗失十分严重,堪谓独一无二的文献遗产,因而符合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关于世界记忆工程规定的“濒危的记忆”这一条件。王炜中指出,近几年来,在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的高度重视和大力倡导下,潮汕侨批得到有意识、有组织、有步骤地收集、收藏和保护。这些侨批集人文信息、政治经济、风俗民情等方面内容于一体,是研究华侨史、移民史、金融史、民族关系史、文化流史以及婚姻史的重要历史文献,是一个内容丰富,为史家极为推重的“史料矿床”。因此,将潮汕侨批申报为世界记忆遗产,当之无愧。
    转自《汕头特区晚报》2007-12-23“潮汕文化”版
  • TA的每日心情
    "哎...今天够累的,签到来了2..."
    2014-4-4 00:35
  • 签到天数: 19 天

    [LV.4]普邮网新星

    发表于 2007-12-26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网站提示】未登录状态不显示发帖(回帖者)签名,未设置签名的朋友请设置签名替换默认广告!【点这里设置签名

    普邮网 https://www.puu.cn/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5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网站提示】未登录状态不显示发帖(回帖者)签名,未设置签名的朋友请设置签名替换默认广告!【点这里设置签名

    普邮网 https://www.puu.cn/

  • TA的每日心情
    "---------------------------------------------------------------"
    2017-10-29 09:42
  • 签到天数: 1509 天

    [LV.Master]钻石普邮迷

     楼主| 发表于 2008-1-6 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网站提示】未登录状态不显示发帖(回帖者)签名,未设置签名的朋友请设置签名替换默认广告!【点这里设置签名

    普邮网 https://www.puu.c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网站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普邮网微信版 大龙邮趣 Tom Chiu's红印花网站镜像 中华集邮网 赵涌在线
    普邮网相关微信账号欢迎扫码关注

    联系我们|电子邮件|普邮网 ( 鄂ICP备17011123号-4 )

    GMT+8, 2024-6-17 06: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