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邮网

 找回密码
 成为网站会员
查看: 1153|回复: 2

[其他] 邮票应该这样保养!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12-23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立即(登录 / 注册)普邮网,您将有机会与普邮网网友有更多互动交流,大家都会因此而获益!欢迎加入普邮网邮友大家庭!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成为网站会员

x
 邮票要注意保管

  邮票保管是否得当,直接影响邮票的品相和价值。收藏时间越长,保管工作就越重要。
  应该如何保管呢?

  一、做好邮票的整理工作:
  不能在雨天、梅雨季节和大热天整理邮票。因为雨天和梅雨季节空气湿度大,大热天双手容易出汗,在这

个时间整理邮票容易发霉、产生黄斑。

  二、邮票插册时要注意两个问题:
  1、插普通邮票插册,每套邮票必须先装进透明的护邮袋。普通集邮册邮票如果插一半露一半,时间一长

,露一半的邮票就会发黄,影响邮票的品相。
  2、买回来的新定位册,不要急于插邮票。这种定位册在生产中不是自然干燥的,最好存放3—6个月,让

它彻底干燥后再使用。

  三、集邮册不能平放:
  因为随着重量增大,邮票会被压出印痕。因此,不论哪一种集邮册,存放时必须立放,并保持不紧不松。

  四、购买各种规格的透明护邮袋,要选择正规生产厂家的产品:
  用透明护邮袋保管邮票也并非万无一失,要经常检查。如果发现护邮袋变色,就要立即换新的。

  五、邮票不能用手拿,要用邮票夹:
  夹邮票的镊子有铜制、镀铬、竹木制、不锈钢制的,铜制的会生锈,竹木制的易发霉,用扁平的不锈钢制

的和镀铬镊子较好。新镊子上面可能有毛刺,要先用细砂纸打磨干净。

  邮票保养

  邮票注重品相,有的十珍贵,邮票有其专门的保存方法,这种方法也在不断地改进与完善。

  自从用透明高分了材料生产护邮袋以后,用护邮袋保护邮票,既不会污染邮票,损坏背胶,又便于存取欣

赏,现在已被各国集邮者广泛采用。

  护邮袋只是邮票的“衣裳”,它还要安家落户,这个“家”就是保存邮票常用的邮册,主要分插票册和贴

票册两种。

  1.插票册:把用护邮袋装好的邮票,插入插册内一行行透明纸槽保存,优点是存 取方便,便于使用,有

人不用护袋,而把邮票直接插入,这样做会损坏齿孔,一旦受潮,就有粘连的危险,质量不好的插册容易翘曲

,邮票插不牢,容易失落或折损插册内面不平整,邮票久压会出现一道道印痕,插册既不利于对邮票的保存,

也不利于对邮票的进一步加工整理,不适应现代集邮发展的需要。这种插册只能暂时地保存邮票。

  2.贴票册:现代的贴票册由一页一页片组成,把用护邮袋装好的邮票贴在贴片上,然后在贴片上注明邮票

内容及研究成果和相关知识性资料,一页接一页的贴片在内容上是连贯的连接起来就可以表现一个主题和研究

成果。使用贴票册既适于个人观赏和向公众展示,也利于对邮票的充实和提高,贴片的页面较大的伸缩余地,

能贴下邮票封片,戳记等大小等的集邮品,便于统一保存,贴片还可以随意分散与集中,又能变换贴片的顺序

,既利于邮票的保存也利于邮集的展出。

  邮票镊子的使用也很必要,尤其在夏天,用手摸弄几次,邮票也就脏了,因此应该养成使用镊子的好习惯

。(本文摘自www.big-bit.com,如要转载请注明出处!)

  • TA的每日心情
    "美丽中国"
    2023-2-19 23:12
  • 签到天数: 1332 天

    [LV.10]白金普邮迷

    发表于 2013-12-23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资料!学习了。
    【网站提示】未登录状态不显示发帖(回帖者)签名,未设置签名的朋友请设置签名替换默认广告!【点这里设置签名

    普邮网 https://www.puu.cn/

  • TA的每日心情
    "大家好,,,。"
    2020-8-21 16:16
  • 签到天数: 585 天

    [LV.9]黄金普邮迷

    发表于 2013-12-23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网站提示】未登录状态不显示发帖(回帖者)签名,未设置签名的朋友请设置签名替换默认广告!【点这里设置签名

    普邮网 https://www.puu.c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网站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普邮网微信版 大龙邮趣 Tom Chiu's红印花网站镜像 中华集邮网 赵涌在线
    普邮网相关微信账号欢迎扫码关注

    联系我们|电子邮件|普邮网 ( 鄂ICP备17011123号-4 )

    GMT+8, 2024-6-13 08: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