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邮网

 找回密码
 成为网站会员
查看: 1136|回复: 2

[JT票] 接上文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4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立即(登录 / 注册)普邮网,您将有机会与普邮网网友有更多互动交流,大家都会因此而获益!欢迎加入普邮网邮友大家庭!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成为网站会员

x
本帖最后由 邮票ABC 于 2011-1-4 14:59 编辑

一系列管理上的不协调必然发生,由于管理上的不协调必然造成产成品的质量降低。才可能出现原本颜色错误的邮票通过发行渠道进入流通领域。因此我说,T2(6-6)登伞错色票的产生与
   这个时期的管理有着紧密的关系。不然的话是不可能将一枚本来颜色错误的邮票从邮政窗口售出的,这样的错误发生是极不应该的。我认为当时发行此种错色票,可以确定的说不是一枚两枚,可
   能是几版,或者几十版也说不定。但是,由于像前面所讲;当年人们的文化意识浅薄,更准确的说,由于生活拮据只能每天为了吃穿犯愁,那有闲情逸致去搞文化欣赏呢?因此,凡是到邮局购买
   邮票的人,基本上100%都是为了给远方的亲人邮封信。当年的通讯手段只有写封信,没有其他的通讯手段,更不像我们今天拿着手机电话想怎么聊就怎么聊。因此,即使有一版几版或者再多
   也都在通信领域消耗掉了,到了今天这票所剩无几也就不要见怪了。就这样人们在研究它的时候如果不回顾历史是很难想通的。再者,当年在发行邮票的时候也不像我们今天这样,在邮票公司定
   一套,拿到手上的邮票都是全套的,可那个年代;根本不知道所发行的邮票是多少枚一套,买到了一枚再去找其他的,这是指收藏者,那么老百姓邮信就买到什么是什么了谁管它什么颜色呢。所
   以,今天当我们看到这枚邮票的时候应该感到万幸,感谢当年的邮信人能够将此票保留到今天;使我们能够欣赏到她的芳容。如果一枚都没有存世的话,我们今天就谁也欣赏不到了,那样的话也
   就不存在我们今天的研究讨论了。因此说我们今天很幸运,能够欣赏到我国首枚大错色邮票,并且是从邮政窗口正式售出的,也就是说是我国历史上绝无仅有正式发行的经过若干年后发现并且证
   实颜色错误的邮票。同时我们更幸运,我们赶上了一个好时代;一个与世界同步前行的时代。在集邮领域有着好多值得我们为之研究的题材,又有着好多值得人们为之学习发展的空间,我国是世
   界大国之一,我国集邮也应该成为世界集邮大国,因此,我大声疾呼:不要让珍品流失,给她一个合理的定位。
       以上我们对这枚邮票进行了发行时期的历史背景等内容的分析,那么我们接下来对这枚邮票的珍贵程度及其在珍邮中应该所占有的位置以及其价值进行一下推理分析。对于我国历史上各种珍
   贵邮票的发现形成都有着不同的原由,各枚珍邮都有它一段传奇般的故事,那么就这枚邮票而言,目前发现就这么几枚都有着一段平常与不平常的故事,当人们发现她时候也就是这个故事开讲的
   时候。如此这般,我们对这枚邮票的故事还不是太了解,因为,本身在中国的错票形成历史上我们的认知度还不是很高,对于一枚颜色错误的邮票,在我国邮史上还是首次发现,并且到目前为止
   还没有得到权威部门的认定,但是在民间认知度还是比较高的。这里面有两个原因:1.官方没有记载。也就是说没有档案,这里有一个关键原因,文革混乱是主要因素。2.官方没有收藏。这枚邮
   票就这几枚,又都散落民间,其主要原因是这票在当时印刷时由于颜色多样又是大套票使得工作人员马虎没有注意颜色变化的原因,因此,将错票与正常票品同时发往各地落到哪里也就不清楚了。
   情况属实的话(当然有待于国家专业人士调查),在我国珍邮发现研究史上意义重大。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在我国历史上珍贵邮票的发现大都存在人为因素,有人为为之的嫌疑。那么就这枚邮
   票而言,没有一点人为因素,完全是由于我国邮票印刷发行部门疏忽大意造成的。由此说来,是真正意义上的珍邮。又经过了几十年人们对此票的研究不断深入,确定此枚邮票在中国邮史上历史
   地位,我想为时不会太远了.目前就此票通过种种手段的研究还没有能够达到此种色彩的方法,也就是说否定了人们以前推测的变色答案。那么既然如此就只有一种说法是令人信服的,那就是前
   面所讲的是由于颜色使用错误,使得此枚邮票将成为中国历史上的名票,十分珍罕。
       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既然十分珍罕那么她的价值应该是多少呢?这里我们要讨论的是市场定位,在今天开放的年代,货币是衡量一件物品的标准,有几种方法来确定其价值,1.存世
   量。物以稀为贵这是千古不破的真理,就目前我国各种珍邮每个品种的存世量来看,“红印花小一元”旧票的存世量是最少的只有一枚,那么它的价值是千万元的级别。如此比较,我们这枚邮票
   存世量不过几枚其中有新有旧它们的价值应该评估为200万为它的级别,是符合价值规律的。但是这里还有一个市场的知名度,可能这个数值高,可能达不到,不论达到达不到只是时间问题。
   它的真实价值应该不仅仅是这些。2.知名度。比如一个人出了名的身价高,这个人再有本事没出名就只好慢慢来,是金子总要发光的。讨论到这基本上该讲的都讲了,这就是由一枚邮票所引起
   的争论转变为讨论之后变为研讨。最后,我们所有朋友都来关心这样一枚中国历史上的珍邮的产生以及历史价值.珍贵程度及价值评估等一系列问题,在今天基本上都做了简明的分析,那么到底
   我们的分析还可能有不全面及不科学的地方请朋友们商榷。
                 
                                                                    2010.12.8
  • TA的每日心情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2014-7-28 21:47
  • 签到天数: 361 天

    [LV.8]铁杆普邮迷

    发表于 2011-1-4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撇开真伪的争论,仅仅按存世量,就跟小一元来比,然后说它能值200万,这就很不严肃,要知道还有多少孤品,不过几十万而已。其他的,我觉得没什么可看的了,因为这篇文章炒作意味太浓
    【网站提示】未登录状态不显示发帖(回帖者)签名,未设置签名的朋友请设置签名替换默认广告!【点这里设置签名

    普邮网 https://www.puu.cn/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2-15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此票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不仅仅因为存世量少,只是文章中没有提及而已我想专家应该有所了解,此票在向深入研究的过程中会有更多的原由说明,谢谢朋友您的批评与关注。
    【网站提示】未登录状态不显示发帖(回帖者)签名,未设置签名的朋友请设置签名替换默认广告!【点这里设置签名

    普邮网 https://www.puu.c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网站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普邮网微信版 大龙邮趣 Tom Chiu's红印花网站镜像 中华集邮网 赵涌在线
    普邮网相关微信账号欢迎扫码关注

    联系我们|电子邮件|普邮网 ( 鄂ICP备17011123号-4 )

    GMT+8, 2024-6-11 00: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