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邮网

 找回密码
 成为网站会员
查看: 1093|回复: 1

[JT票] 走出迷茫.估.释T2(6-6)登伞错色邮票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4 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立即(登录 / 注册)普邮网,您将有机会与普邮网网友有更多互动交流,大家都会因此而获益!欢迎加入普邮网邮友大家庭!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成为网站会员

x
    走出迷茫.估.释T2(6-6)登伞错色邮票
                                                                                    
                                                                                                     张 玉

   
     一枚邮票,虽然很小,但是它代我们表了一个时代。作为一个时代的产物,它代表的是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在他的身上能够把一个时代囊括其中。那么我们在分析一枚邮票的同时,
   不得不对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做一个了解。这样才能走出小圈子,从而了解一个大世界。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邮票虽小,包罗万象”,不辜负国家名片的美誉。
  
     T2(6-6)登伞错色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为其争论不休,其真实意义不在于邮票本身;而是在于这枚邮票载体所包含的历史。邮票本身固然珍贵,那么它所囊括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

   乃至人们生活中的内容;更是值得今天的人们去思考。

       1974年的中国政治是以阶级斗争为纲,林彪事件刚刚发生过,由于政治斗争中国的经济不能不受到影响;因此在各个领域人们为国家的前途命运担忧,是可想而知的。过来的人都知道,当时
   没有什么文化生活,非常简单,因为收入不高,什么又都是计划供应,买邮票都是用来邮寄信件,集邮对于那时的人是多么生疏,也没有经济能力来承担集邮所应该支付的费用。在那个年代一毛
   钱可以在饭店吃上一顿饭,八分钱的邮票也是不便宜的;因此说那时的邮票能流传到今天大都是1978年恢复国内集邮业务后由国家库存售往民间的(因为改革开放中国的老百姓有了积蓄)。在改
   革开放前,没听说有人在公开场合谈论邮票收藏,一般搞收藏的也都是背着人私下搞;不然的话,谁敢肯定过几年不再打烂“封”“资”“修”了。阶级斗争必须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早已
   根深蒂固的深入到人们的心里。所以我说:在改革开放前搞集邮的人少之又少就原于这一点。我们分析那时发行的邮票,没有出错的就不提了;出了错的谁会理会呢?严重的设计问题‘一片红’
   是因为地图不标准,又是单枚票容易被人发现;那么六枚一套的大套票,底色又各不相同,在窗口购买邮票的人绝大多数又都是为了邮信,怎么能去细心观察一枚邮票的底色对与错呢?再者,又
   没有新邮预报,购买者根本无从知晓正确的邮票是何种颜色,没有比较又如何鉴别呢?所以在当时的条件下即使买到了错色邮票也不知道是错。后来,改革开放了使得人们眼界大开,知道了珍贵
   邮票的产生.发现过程,这都原于文化开放。今天我们说这是进步是成熟,那么在过去那个年代如此的封闭,就T2(6-6)登伞错色邮票而言,今天我认为错就错在对信息不了解,也不可能
   了解,错就错在文化生活的匮乏,所以过了好多年人们才发现这枚错误的邮票;也就不奇怪了。
       既然有错误,它的成因在那呢?我们在一个时期内相当迷茫。没有依据,用我们今天的思维来回答历史问题是不客观的,那么怎么来回答这个问题呢?我们还是回到那个封闭的年代来回答这
   个问题;1974年前面提过那时的历史背景,不论什么问题都离不开当时的背景,我们的文物工作者在考古研究古文物的时候也是要参考历史背景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当然我们在研究这枚邮票
   的成因也不例外的要参考我国七十年代中期的时代背景,七十年代中期正直我国文革十年,由于我国头些年的混乱,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一些影响,在各行各业由于混乱无论是企业还是事业单
   位管理上的混乱是一样的,我判断邮票厂无论是印刷还是发行部门可能与其他行业一样不可能不受到影响。这里引用荆州集邮报文章:“兼论‘文革’邮票发行特点”中的一段:“据邮票设计家
   万维生回忆,军代表坐阵指挥,调动大家革命热情,画什么题材,构图选用,什么票型,没有什么程序.行文.审批,都由军代表口头指令”。由此可见,在文革中军代表住厂时是这样;那么军
   代表走了以后也不可能马上走上正规。这套邮票的设计是万维生下放湖北农村回城后的作品;“万维生带回来一把锯,一把刨,把装行李的木箱卸开做成家具,却迟迟没有报到,因为他不知道要
   画什么,文革制造的大破还没有大立,过去的邮票题材大都被扫除掉。......万维生灵机一动,拿着报纸走进局长室,建议发行杂技邮票,领导也正在为没有邮票题材而发愁(摘自:T
   2邮票的设计与吴桥杂技).从上面引证不难看出,作为有价证劵设计.生产厂(北京邮票厂),在设计上竟然没有题材,而且局长大人都为没有题材而发愁。虽然是文革后期也重新编排了邮票编
   号,可是管理上还是一个人说了算与军代表在时一样,正像前面所讲:“大破还没有大立”应该有的管理程序还都没有建立,所以我说生产上也是一样,管理是不完善的,是混乱的,由于设计上
   没有计划因此生产上就必须临时安排,由于生产上的临时安排所以产前准备(包括:纸张.油墨.设备检修.人员安排)工序安排(如:制版.排版.试印刷.印刷.检验.产成品堆放.运输)等等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3 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千淘万漉虽辛苦.前途无量

本帖最后由 邮票ABC 于 2011-10-23 18:12 编辑

错色邮票欣赏与讨论,历时一年零六个月,在以华邮网(真伪鉴定)栏目为中心辐射其它网站如:中国集邮资讯网.中国邮票互动网.湖北集邮论坛.百度.新浪博客等等,进行了一场最能够民主方式的讨论。因而引发了邮人们的极大兴趣,参与人数达万人之众。从点击率上看达近十万次,华邮网八千余次,可谓影响深远,可喜可贺。邮人们的热情之高前所未有,在这里我向所有参加讨论的朋友;无论正方与反方表示真诚的感谢!
     我们是为求真物实而来,本次讨论的参与者完全是自发的并且是最为自由的争论。邮人们尽举了对T2(6-6)错色邮票的观点,以事实存在为依据,用事实说话的民众讨论形式,在反方无证可举的事实中认定了我国邮票发展史上的这样一枚无可争议的错色邮票。

张玉QQ1453062487【绿地上的红娘】
【网站提示】未登录状态不显示发帖(回帖者)签名,未设置签名的朋友请设置签名替换默认广告!【点这里设置签名

普邮网 https://www.puu.c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网站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普邮网微信版 大龙邮趣 Tom Chiu's红印花网站镜像 中华集邮网 赵涌在线
普邮网相关微信账号欢迎扫码关注

联系我们|电子邮件|普邮网 ( 鄂ICP备17011123号-4 )

GMT+8, 2024-6-9 18: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