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邮网

 找回密码
 成为网站会员
查看: 2132|回复: 1

366每日一邮 西厢记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好久冒来论坛了.今天上来,好像回家的感觉.很亲切."
    2016-3-18 21:51
  • 签到天数: 15 天

    [LV.4]普邮网新星

    发表于 2007-2-21 01: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立即(登录 / 注册)普邮网,您将有机会与普邮网网友有更多互动交流,大家都会因此而获益!欢迎加入普邮网邮友大家庭!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成为网站会员

    x
    2007.2.21                         西厢记
          《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作者王实甫,元代著名杂剧作家,大都(今北京市)人。他一生写作了14种剧本,《西厢记》大约写于元贞、大德年间(1295-1307)是他的代表作。这个剧一上舞台就惊倒四座,博得男女青年的喜爱,是元杂剧中最优美宏伟的大型喜剧。
          《西厢记》故事,叙述张生与崔莺莺这一对有情人冲破困阻终成眷属的故事。剧情是:书生张君瑞在普救寺里偶遇已故崔相国之女莺莺,对她一见倾心,苦于无法接近。此时恰有孙飞虎听说莺莺美貌,率兵围住普救寺,要强娶莺莺为妻。崔老夫人情急之下听从莺莺主意,允诺如有人能够退兵,便将莺莺嫁他。张生喜出望外,修书请得故人白马将军杜确率兵前来解围,但事后崔老夫人绝口不提婚事,只让二人以兄妹相称。张生失望之极,幸有莺莺的丫环红娘从中帮忙,扶莺莺月夜烧香,听见张生弹琴诉说衷肠。后来莺莺听说张生病倒,让红娘去书房探望。张生相思难解,央求红娘替他从中传递消息。莺莺怜惜张生,终于鼓起勇气,也写诗回赠,后在红娘帮助下,二人瞒过崔老夫人,私下幽会并订了终身。老夫人知情后怒责红娘,但已无可挽回,便催张生进京应考。张生与莺莺依依而别,半年后得中状元。崔老夫人的侄儿郑恒本与莺莺有婚约,便趁张生还未返回之时谎报张生已被卫尚书招赘为婿,老夫人一气之下要将莺莺嫁给郑恒,幸好张生及时归来,有情人终成眷属。
            “一见钟情,历经劫难,终成眷属”在爱情上坚贞不渝,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并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得到美满结果,这是《西厢记》最突出的成就。使剧本反封建倾向更鲜明,突出了“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的主题思想。《西厢记》的曲词华艳优美,富于诗的意境,可以说每支曲子都是一首美妙的抒情诗。 在艺术上,剧本通过错综复杂的戏剧冲突,来完成莺莺、张、红娘等艺术形象的塑造,使人物的性格特征生动鲜明,加强了作品的戏剧性。《西厢记》的故事在中国民间流传甚广,它在中国文学史上和中国戏曲史上都占有很重要地位,是我国古代戏曲发展高峰之一。该剧在戏剧冲突、结构安排、人物塑造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
           一九八三年二月二十一日邮政部发行《西厢记》邮票,全套四枚。小型枚。

    4--1惊艳

     4--1惊艳

    4--2听琴

     4--2听琴

    4--3佳期

     4--3佳期

    4--4长亭

     4--4长亭

    小型张:拷红

     小型张:拷红
  • TA的每日心情
    "哎...今天够累的,签到来了2..."
    2014-4-4 00:35
  • 签到天数: 19 天

    [LV.4]普邮网新星

    发表于 2007-2-22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票好故事.
    【网站提示】未登录状态不显示发帖(回帖者)签名,未设置签名的朋友请设置签名替换默认广告!【点这里设置签名

    普邮网 https://www.puu.c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网站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普邮网微信版 大龙邮趣 Tom Chiu's红印花网站镜像 中华集邮网 赵涌在线
    普邮网相关微信账号欢迎扫码关注

    联系我们|电子邮件|普邮网 ( 鄂ICP备17011123号-4 )

    GMT+8, 2024-6-11 22: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