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邮网

 找回密码
 成为网站会员
查看: 2140|回复: 1

366每日一邮 二十四节气中的小寒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好久冒来论坛了.今天上来,好像回家的感觉.很亲切."
    2016-3-18 21:51
  • 签到天数: 15 天

    [LV.4]普邮网新星

    发表于 2007-1-5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立即(登录 / 注册)普邮网,您将有机会与普邮网网友有更多互动交流,大家都会因此而获益!欢迎加入普邮网邮友大家庭!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成为网站会员

    x
    2007.1.5                      二十四节气中的小寒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小寒”。这是按农历月份排列的,如按公历来看,则是每年第一个节气。小寒是指每年阳历1月6日(或5日)至20日(或19日)这半个月。寒就是寒冷,小寒的意思是天气已经很冷,我国大部分地区小寒和大寒期间一般都是最冷的时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每年阳历1月6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85度时开始。这时正值“三九”前后。人们常说“三九四九冻死狗”。“小寒不寒,清明泥潭”,“小寒大寒寒得透,来年春天天暖和”。小寒天气晴暖,预兆明春天气寒冷。
        小寒和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两个节气。小寒意味着还没有到寒冷的极点,它与大寒是相对存在的。大寒是指每年阳历1月21日(或20日)至2月4日(或3日)这半个月。不少人认为,大寒才是最冷的时候,但我国各地气象资料显示,中国绝大部分地区却以小寒节气最冷。古代对小寒的解释为:“冷气积久而为寒,小者未至于极也”,由于还未到冬季最冷的时候,故此节气为小寒。 小寒中的三候其物候反映分别是:“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在候鸟中,雁顺阴而迁移,此时阳气已动。所以,大雁开始向北迁移,但还不是迁移到我国的最北方,只是离开了南方最热的地方;二候喜鹊此时感觉到阳气而开始筑巢;到了三候,野鸡也感到了阳气的滋长而鸣叫。此时冬季即将结束,雁鸟飞向北方,万物开始活动起来了,而此时农作物大部分也已收成,家家户户准备过春节,迎接新的一年到来。
         小寒时节,要做好防寒防冻工作,“小寒、大寒冻作一团”的谚语,就是形容这一节气的寒冷。由于气温很低,小麦、果树、瓜菜、畜禽等易遭寒冻。 南方地区要注意给小麦油菜等作物追施冬肥,积肥造肥和兴修水利等工作。在冬前浇好冻水、施足冬肥、培土壅根的基础上,寒冬季节采用人工覆盖法也是防御农林作物冻害的重要措施。当寒潮成强冷空气到来之时,泼浇稀粪水,撤施草木灰,可有效地减轻低温对油菜的危害,露地栽培的蔬菜地可用作物秸杆、稻草等稀疏地撒在菜畦上作为冬季长期覆盖物,既不影响光照,又可减小菜株间的风速,阻档地面热量散失,起到保温防冻的效果。高山茶园,特别是西北向易受寒风侵袭的茶园,要以稻草、杂草或塑料薄膜覆盖篷面,以防止风抽而引起枯梢和沙暴对叶片的直接危害。雪后,应及早摇落果树枝条上的积雪,避免大风造成枝干断裂。
        小寒前后之所以寒冷,是因为1月上旬强冷空气及寒潮冷锋活动频繁。每次冷空气过程前后都会造成气压,温度,湿度等气象要素的剧烈变化。人们往往难以适应而感染各种疾病,尤其是年老体弱及重病在身的人更要注意,在1月上中旬的保暖防病尤为重要,要避免因风寒而患感冒。 患感冒之后,高龄老人及重病患者因体质弱,会并发其他严重疾病,如支气管炎,肺炎等。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心机梗塞,脑卒中等危重病人,有条件的应住院治疗。即使在家中休养也要按时服药,注意休息。


    [ 本帖最后由 亮姐 于 2007-1-5 17:00 编辑 ]

    邮资片

    邮资片

    小寒节气封

    小寒节气封
  • TA的每日心情
    "在论坛里又看到张家口邮戳"
    2024-5-21 15:15
  • 签到天数: 8 天

    [LV.3]普邮网熟人

    发表于 2007-1-5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
    【网站提示】未登录状态不显示发帖(回帖者)签名,未设置签名的朋友请设置签名替换默认广告!【点这里设置签名

    普邮网 https://www.puu.c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网站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普邮网微信版 大龙邮趣 Tom Chiu's红印花网站镜像 中华集邮网 赵涌在线
    普邮网相关微信账号欢迎扫码关注

    联系我们|电子邮件|普邮网 ( 鄂ICP备17011123号-4 )

    GMT+8, 2024-6-5 18: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