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邮网

 找回密码
 成为网站会员
查看: 2385|回复: 0

366每日一邮 柯棣华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好久冒来论坛了.今天上来,好像回家的感觉.很亲切."
    2016-3-18 21:51
  • 签到天数: 15 天

    [LV.4]普邮网新星

    发表于 2006-12-9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立即(登录 / 注册)普邮网,您将有机会与普邮网网友有更多互动交流,大家都会因此而获益!欢迎加入普邮网邮友大家庭!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成为网站会员

    x
    129                            柯棣华
       

            柯棣华(1910--1942)是印度人,原名德瓦卡纳思·桑塔拉姆·柯棣尼斯,1910年出生于印度孟买省的一个小镇。柯棣是他的姓,到中国后为了表示在这里奋斗的决心,又在姓后面加了一个“华”字。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柯棣华毅然来到八路军中,把壮丽年华乃至生命都献给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
           1936年,他从医学院毕业留校当助教。1937年,中国抗战的消息传来,印度国大党决定派一支小型医疗队到中国去,表示印度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此时,正在准备报考英国皇家医学会的柯棣华毅然决定参加医疗队。 19389月柯棣华等五人援华医疗队来到了中国。于19392月抵达延安,随后到八路军总院工作。他们提出追随白求恩的足迹去前线。毛泽东亲自批准并勉励他们学习政治。经过一个多月的跋涉并经历了突破封锁线的战斗,1939年秋天,柯棣华来到太行山区的八路军总部,忘我的工作着。张店战役他冒着生命危险连续工作了40小时,为80多个伤员做了急救手术。19403月,柯棣华进入晋察冀边区,每次战斗他都把救护所设在离前线只有一、两里路的地方。19403月,柯棣华又进入晋察冀边区,随部队转战数千里,途中亲自参加了一次伏击日寇列车的战斗。在百团大战期间,柯棣华到距火线仅一二里处设立了救护所。19411月,他担任了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院长。。由于过度疲劳,他的旧病复发,柯棣华谢绝了毛泽东、朱德等同志为他治疗做出的安排,继续留在前线。他通过认真学习,不但能用汉语对话,还可以阅读中文报刊杂志,认定中国革命代表了人类追求光明的希望。194111月,柯棣华与卫生学校教员郭庆兰结婚。翌年,他们生了一子,军区聂荣臻司令员亲自为其取名为“印华”。194277日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2年底,柯棣华突然发病,不幸逝世,年仅32岁。毛泽东主席为柯棣华写了挽词:“印度友人柯棣华大夫远道来华,援助抗日,在延安华北工作五年之久,医治伤员,积劳病逝,全军失一臂助,民族失一友人。柯棣华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是我们永远不应该忘记的。
        新中国成立后,柯棣华的墓被迁入华北军区烈士陵园。1976年,河北省石家庄市建立了柯棣华纪念馆。

    [ 本帖最后由 亮姐 于 2006-12-10 15:01 编辑 ]
    柯棣华.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网站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普邮网微信版 大龙邮趣 Tom Chiu's红印花网站镜像 中华集邮网 赵涌在线
    普邮网相关微信账号欢迎扫码关注

    联系我们|电子邮件|普邮网 ( 鄂ICP备17011123号-4 )

    GMT+8, 2024-6-12 20: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